回眸2020|生物技术学院蚕业研究所篇

作者: 部门审稿人: 摄影: 视频: 单位:新闻网 半岛手机网页版,半岛(中国):2021-03-22 投稿时间: 点击量:1132


2020年生物技术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学校党委和行政正确领导下,充分挖掘和发挥特色优势,按照“做强蚕桑、做大生物”的发展目标,实施“以研为本、科教并举、人才强院(所)”的发展战略,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。

一、党建领导

       根据院所党委根据学校党委部署要求,结合院所实际,制定“突出问题导向、强化政治建设、提升党建质量、构建和谐文化、推动高质量发展”总体工作思路,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保障作用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不断强化政治学习制度化安排,全年共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8次、举办“支部主题党日”活动14次、党员大会集体学习7次、讲授专题党课2次。扎实推进党员先锋工程,充分发挥师生党员模范作用,1个支部获评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并被推荐参与镇江市五星党支部评选;病理蚕药与栽桑研究室被评为镇江市党员示范岗;2人获校“优秀党员”荣誉称号。


二、人才培养

       完成大类培养和生物技术(第二学位)招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,学院申报的生物技术专业通过省评审,被推荐参评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11位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等级为A,其中有7位教师荣获2018/2019学年“校学年教学优秀奖”(A+)。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“微课程”三等奖和“微课”三等奖各1项。获批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1项,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2部。完成校级教改课题2项,获批“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”立项资助1项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 100%,学生参加教指委学科竞赛率100%,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学校抽检合格率100%。

三、学生工作

以培养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,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,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质量。


1.学工队伍专家化。

发表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研究论文4篇,其中核心期刊1篇,出版专著1本。获优秀辅导员1人、镇江市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1人、优秀学业导师2人 ,获镇江市“十佳教师”1人,获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格认证1人。

2.学风建设显成效。

获国家奖学金5人,江苏省先进班集体1个,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1人;人民奖学金获奖比例35.5%;校优良学风班获奖比例16.6%,校“三好学生”获奖比例8.7%。

3.双创教育亮成果。

2016级本科生科研训练参与率97.5%。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;第六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一等奖2项,二等奖3项;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1项,一等奖5项;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创新大赛特等奖3项,一等奖4项;2020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43.75%,硕士毕业生博士录取率15.7%,双一流高校录取率51.5%。获考研工作先进集体3个,获考研优秀指导教师3人,学院获考研优秀单位。


4.心理教育创品牌。


依托 “蚕桑减压小屋” ,打造Stress SAP Station(3S)特色心理教育平台,获江苏省 “逆境携行 你我同心”心理健康教育原创作品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。


四、科技工作

1.科学研究

积极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,获批面上2项、青年基金4项。组织开展江苏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,获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、青年基金2项、省农业重点研发1项、后补助1项、省农业科技创新1项。组织开展中央部委各类项目申报,获批农业农村部14项、科技部1项、商务部1项。获批镇江市科技局主持1项、参加1项;蚕种所1项,横向项目立项33项。

全所院科研项目到款933.495万元。其中:计划项目到款693.58万元,合同项目到款239.915万元,“华康”系列蚕品种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可。

申报发明专利21项;授权发明专利11项。发表论文112篇,其中:国外发表60篇(SCI检索42篇);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8篇,会议论文31篇。

2.平台建设

完成省高校蚕桑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7-2019年度考核;完成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016-2020 年评估;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改扩建项目通过验收;组织首届桑蚕经济论坛,约15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参会,18.3万人进入“直播带货”直播间,150多万人次点赞;作为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秘书处单位,起草的《关于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工作情况汇报》等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,起草的《关于首届桑蚕经济论坛的情况报告》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、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批示,推动并积极参与工信部等六部门《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出台。

中国蚕学会积极组织开展疫情下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专项工作;成功举办“陌桑杯”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创新大赛;蚕研所成为“国际丝绸联盟”常务理事单位。

五、学科建设

新增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(通过省学位委员会审议);加强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平台建设,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;强化研究生创新工程申报,获批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1项;获批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,获批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;加强导师队伍建设,新增博导3名,新增硕导22名。

六、成果转化与科技开发

华康系列蚕品种在全国反响良好,推广面积快速增加。与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;与吴兴区八里店镇人民政府签订技术服务协议,为其建设桑博园提供品种、技术等全程服务;为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展蚕桑产业提供咨询服务,将签订技术服务协议;继续为江苏省涟水县高沟镇蚕桑产业园提供技术服务。

七、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

1.学术交流。

举办所院青年教师学术论坛1场;组织参加“第三届蚕业科学与21世纪丝绸之路国际学术(网络)研讨会”。

2.国际合作。

与古巴喜瑞梅斯特拉创新中心签订新一轮5年合作协议;与埃及农业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,与江苏大学合作申报科技部项目1项,合作开展蚕桑生产技术国际转移服务;为赞比亚提供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与培训,成功试养家蚕2批次;指导莫桑比克蚕桑生产,提供相关技术服务;为越南、柬埔寨蚕桑相关企业提供线上技术指导服务;招收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11名。

八、人才队伍建设

全职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;获批江苏省特聘教授特别资助1人;引进博士师资11人;3人晋升正高职,6人晋升副高职;桂仲争研究员获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;吴琼英教授获镇江市 “十佳教师”;赵巧玲研究员当选江苏省“巾帼科技之星”。

展望2021

2021年工作思路与举措:

1.党建引领,落实全面从严治党;

2.高质量编制“十四五”规划;

3.抢抓双万机遇,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;

4.修订研究生、本科生培养方案;

5.强化学科建设,重点建设畜牧生物工程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方向;推进植物与动物科学ESI学科建设;

6.跟踪《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落实;

7.继续为政府、企业提供咨询服务;

8.谋划高水平成果。
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