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上柔桑破嫩芽,东邻蚕种已生些。在半岛手机网页版,半岛(中国)蚕业研究所基地,家蚕育种科研工作者们正在蚕室里忙碌着。环顾蚕室,靠墙而立的钢架上放置着一排排贴有蚕品种名标签的蚕匾,蚕宝宝在“竹床”上茁壮生长;放眼窗外,绿海一般的桑田茂盛绵延,桑叶葱郁、桑葚甘硕,工作人员穿梭在枝叶间采桑摘果,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。
早上七点,养蚕育种室高级农艺师刘明珠老师已经到达蚕室。她每年的工作基本以50天为一个区间,周而复始循环往复,摘喂桑叶、清理蚕粪、将茧剖开称重、分辨雌雄进行制种、给蚕室消毒......在蚕的生长旺盛期要忙到很晚才能下班。家蚕的孵化生长期从3月持续至12月,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整整10个月时间,刘老师要持续工作,一天都不能够休息,“没人非要你这样做,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热爱,全凭自愿。”
高挑挺拔的刘明珠老师面色红润,笑声爽朗:“看着这些蚕宝宝,真的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孩子调皮、麻烦,让人烦累的时候也会抱怨,那一刻想着干脆不干算了,但很快就忘记了。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,每天都不一样;有的蚕生病了,想方设法地把它抢救回来;有的蚕种要绝种了,通过我的努力把它保留下来;蚕吐丝结茧,好多人觉得有趣围着它们拍照......我觉得很开心,很有成就感。养蚕人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。”
由于长期站立和低头,颈椎病和静脉曲张是养蚕人常见“职业病”。“有的时候从早上七点一直站到中午,吃个午饭回来接着干,一站就是一天,从早到晚弓着背、低着头。”在工作高度机械化的今天,养蚕这门古老的技艺仍需要人工完成,无法由机器“分担”。喂养、观察、治病、选茧,这些步骤都十分依赖养蚕人的经验和熟练度,“蚕的生命很脆弱,在养蚕这件事上,任何程序都比不上人的灵活。”
蚕业研究所经常有往来参观的人群,但人流再密集,养蚕人都能被一眼分辨出来——白大褂、牛仔裤,行色匆匆。蚕室每天需要消毒、打扫,消毒水一沾上衣服就会腐蚀出斑点,桑园里斜枝杂生,稍微娇贵一点的衣料都会被勾开线。“古人说‘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’确实是这样,穿真丝的肯定不是养蚕人。”刘明珠老师身上的白大褂有些发皱,牛仔裤也是泛白拉丝,指甲缝里残留着些许采桑留下的深绿色汁液。她一边说着,一边爽朗地笑了:“年复一年,好时光都在养蚕。养蚕的每一天,都是春光明媚的!”
养蚕人的工作不只是采桑喂蚕,还需要观察和记录所有品种蚕在其完整生命周期内的生长发育情况,先在单页卡片和登记册手写记下、再录入计算机存档、然后打印装订,最后汇总整理为每个品种的“家谱”,用以对比分析和日后的科学研究。在蚕业研究所,此类信息记录自1950年便已开始,每年的记录都被装订后存放进资料室。这些蚕业科学和产业发展的生物资源基础,凝聚着几代养蚕人的心血,见证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。